在南洋事件中,珐国的态度一再转变,除了因为蒂华纳集团的核废料回收与核能设备清洁费用减半。
还因为其打算趁着新加囯重建,获得南洋入场券。
这关乎南洋市场、马六海峡、国际航线、公海资源等等。
比如南洋大灾变之前,珐国在南洋毫无基础。
这个时候,虽然马六海峡属于国际公海水道,不收取通行费,但水道时常维护、时常拥堵,过往货轮需要在新加、马来等服务区临时停泊。
停泊周期可能是2天,可能是5天,可能是十天半个月。
在这期间,停泊的货轮需要缴纳停泊费用,而货轮上诸如冷冻食品之类的商品,每天又会增加管理成本。
如此,在印尼进口商品名录上,产自珐国的一包冷冻牛排,比北美和英格兰同款产品的进口价格高出20%。
再就是,珐国在南洋毫无影响力,其商品在南洋的平均税率约为28%。
反观三系,约5%,北美约12%,英格兰约13%。
以上种种因素迭加,珐国商品在马来、印尼等超市中的售价,比三系、北美、英格兰的同类商品,高出足足50%。
可以说,毫无市场竞争力。
还有就是。
公海的资源,并非发现了就有开采价值。
比如你在太平洋发现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