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这点从昨天的登基大典便能看得出来。
一上午,宫内的人挨家挨户送完了赏赐。
这还不算,一天不到的功夫,秋闱的告示已经张贴在了京城的城内和城外。
重新开科取士的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了一般从北到南,很快便遍及吴国的各个角落。
这一消息很快在京城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每天都有新消息的京城都尚且如此,可见其余的地方只会更甚。
江清月自打领了青田县的食邑后,对青田县百姓们的耕种越发上心。
倒不是为了能够多征田税,实在是想着既然拿了人家的,也要尽可能地造福一方。
不然还怪不好意思的。
于是,每当江清月去庄子上的时候,也总会路过去青田县的田间地头查看一番,看看当地红薯的长势情况。
进入五月,宋家和顾家两家的丫鬟婆子和家丁都已经张罗完毕。
吴氏和张素娘两人每日相互商量着,将家里上下打理得越来越井井有条。
至于江清月和宋冬梅,两人近来终于把京城的香皂铺子给开了出来。
地方便是紧挨着姑苏城那户人家的租她们的香云纱铺子隔壁。
香皂铺子一开,不少城中女眷们都慕名前来采买。
而江清月从庄子上带回来的那些姑娘们也都很争气,很快就将铺子给撑了起来。
没过多久,远在北疆的宋夏江也传来了家书,说是那边一切顺利,让大家不要担心。
紧接着,宋家家中又要有件大喜事。
那就是赵家和宋家就要正式就赵元明和宋冬梅二人的婚姻大事开始议亲。
之前,因为两家相隔遥远,赵元明又要北上进京。
所以一直没机会让两家人正式坐下来谈谈两人的婚事。
虽说之前赵家曾派了媒婆前往宋家提亲问名,也合过了八字。
但是三书六礼的仪式才算是刚刚走过了一半。
接下来便是赵家人登门下聘礼,两家正式议亲商定亲迎的日子了。
这一趟,赵家从金陵城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聘礼。
赵元明和家里人一商量,又把自己的诸多赏赐给拿了出来。
再加上宫中皇后给添的彩头。
竟然足足准备了九十九抬的聘礼。
要知道,即便是在京城,极富贵的大户人家的聘礼规格一般也只有六十六担。
赵家为了凑个长长久久的彩头,竟然准备了九十九担,可见其重视程度。
到了正式下聘的这一天,九十九抬的嫁妆从赵府出发,如长龙一般穿过街道,沿路敲锣打鼓,简直比别人迎亲还要热闹。
沿街围观看热闹的百姓也围得水泄不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