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小组,专门来负责审批哪些项目值得立项研究。”
“同时,朝廷每年对天工院、自然科学院的财政投入也该有个预算,不能随意拨发。”
朱雄英很聪明,一听刘宽这话就明白了。
其实如今大明每年给予天工院、自然科学院的财政预算也是有定数的,只不过这个定数基本由皇帝和刘宽两个人确定,且主要是由刘宽确定。
因为刘宽来自后世,有后世的见识,很多项目一了解,就知道其前途如何,值不值得立项研究,又该投入多少钱财、人力。
刘宽一旦退休,没了人指导,自然不能再用以前那种以人为主的审批办法。
如此一来,成立一个较为公正、专业的科研项目审批部门就很重要了。
除此外,朱雄英因为太过重视发展科学,几位这几年对天工院、自然科学院的经费除了有求必应外,有时候甚至会越过刘宽直接予以经费、人力上的支持。
在刘宽看来,其中好几个由朱雄英做主定下的项目都是没必要的,只不过碍于朱雄英是皇帝,他没好意思说罢了。如今将要退休,他才委婉的劝谏了一番。
朱雄英虽然觉得如今大明财政很富裕,可考虑到这是刘宽退休前的建议,还是听进去了,道:“老师放心,后面我会让天工院、自然科学院成立专门的项目审批小组的,在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上也会慎重些。”
刘宽,“若无别的事,臣就告退了。”
“嗯,老师回去便是。”
数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