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是小有名气的阳朝寺。
寺里养大小和尚三名,住持净慧老和尚是兼差,兼知客、典座、香灯等职,管衣食戒律行住修学等等外务内务。
首徒面若朗月、声似洪钟,偶尔下山化化缘、做做法事,有时还顺带捉捉妖驱驱鬼,只是鬼没驱走半个,倒捉些大姑娘小媳妇诸片芳心。
次徒面相敦实,管种菜担水等一类杂事,从无半句怨言。
阳朝寺也设早中晚课,师徒仨就殿里殿外随意一站或一坐,念三声「南无阿弥陀佛」,到佛座前磕个头也行,不磕也无妨。
若逢年过节有外人在场,加敲三声木鱼就算完事,清香也懒得点一柱,毕竟泥佛不闻不动的,点了也白搭。
阳朝寺的名声,是净慧住持辛苦赚来的,老和尚事事庸碌,唯独擅长做素斋。
单单说豆腐,或蒸或煮或炖能玩出几十种花样。
十里八乡的信徒常慕名来尝鲜,香客一多,布施自然也多。
杜若洲是此间常客,每遇中秋节阳朝寺推出新菜,必来,风雨无阻,从不缺席。
眼下恰恰是中秋,可惜净慧和尚心情欠佳,从早到晚唉声叹气的,且时不时就抱着账簿发呆。
确实是账簿,不是菜谱,老和尚近几年收入锐减,压根就没心思研究新菜式。
究其因有,终归是多年混战,平民手里余钱俱被鹦哥城的官老爷们刮尽了,掏不出布施的子儿来。
望着络绎不绝专程来蹭吃蹭喝的「香客」,净慧暗骂这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