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阳点开。
“要知道现在消费级无人机这么火,我们早就做了!”
这是开篇的第一句话,是熊少丰说的,被记者原封不动的写了下来。
“汉和已经设立了分公司,专门做消费类无人机,像大疆创新那种。”
“但想要达到大疆创新的程度很难,大疆目前在消费级无人航拍器市场上占有率高达七成,数量级差别太大!”
“无人机行业除了硬件设备,最核心的还在于飞行控制系统里的算法,玩这一行,头两三年都在这个门槛上烧钱。”
“而汉和航空拥有军转民的技术背景,转型上还是没多大问题。”
郭阳一条一条的看完了记者对熊少丰的采访,暗自摇头,汉和等竞争对手已经没机会了。
在无人机领域,丰凯和大疆积累了太多优势。
消费级无人机的爆发得益于传感器与计算芯片价格下降,这要归功于智能手机供应链成熟和锂电池技术的提升,让多旋翼无人机的成本和操作难度明显降低。
丰凯完成经历了这5年过程。
无人机从研发到制造环节,涉及到了多个领域。
从钛合金、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尖端材料的加工,到各类传感器、电路板的制造和适配,再到底层飞控算法、图传技术的开发等等。
一台无人机,售价从几十万元到如今最低的只需几百元,丰凯是一点点踩着坑过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