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他一直都是低垂着头的。
整个人处于低气压之中。
看到这种情况,一众师兄弟们,大多都没敢上前搭话。
刘武才瞥了眼段长生暗自摇了摇头,旋即看向杜澔低声道,
“杜师弟,刚刚看清楚了吗?东洋人的剑道。”
“嗯,很强!”
杜澔一脸的严肃,哪怕对方的出手速度再快,也不至于连这点他都看不透。
主要也是段师兄和这位鬼冢的差距太大了。
兵器对拼,稍微一些细节上的处理不够,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更别提两人兵器对拼,可不仅仅是一点点细节上的差距,而是快拉成了一条鸿沟了。
这点杜澔也是觉得颇有些无奈的。
刀剑比拼这块,国内这边确实有些欠缺了。
老一辈的都很厉害,这个不用说。
但年轻一辈,缺乏对招。
如若比长枪这些兵器,倒是国内这边能碾压。
毕竟国内武术界,大多习武的流程就是拳脚,擒拿兵器这些。
学兵器这些,也是先从棍开始,随后才是枪,再然后你看着学。
也有一些门人专精剑法刀法。
可是哪还有什么用武之地。
往前推个几十年,那时候或许国内还有一大批青年刀法高手。
要知道那时候押镖跑镖都是常态化,这些跑镖的镖师,不是带棍棒就是带刀兵。
尤其是刀,更是人手一把。
你玩不好一手大刀,你都不好意思说是跑江湖的。
但如今就不同,邮局信件,电报这些取代了大量镖局,一些还能开的下去的镖局。
要么是苦哈哈,要么就是很有背景人脉,能搞到一些火枪。
有枪谁还对冷兵器有多重视啊,就算重视,带根棍子就行,平时棍子还能作为扁担挑挑货。
也就是说,不是没有高手,而是高手都老了。
年轻一辈的高手,在兵器上厉害的更多是棍法,枪法,刀剑这一块也有高手,但少之又少。
如段师兄这种,已经算是年轻一辈的高手了,而且还是很厉害的高手。
其他人也就可想而知。
“不过大师兄,我更好奇一点,段师兄他不是年纪都三十多了吗?怎么也能上场?”
本以为杜澔会问自己一些专业上的事情,听到这话,刘武才嘴角不禁抽搐了一下。
但还是低声解释道,“刚刚那位舒秘书不是你的熟人吗?
他没和你说?”
杜澔摇摇头。
“其实就是段师弟和人家沟通了一下,他求战心切呗。
就想着瞒报一下年纪,舒秘书也想着能旗开得胜就应允了。
不过年纪这块,前面肯定是要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