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时代,涌现了太多的能力出众的大导演。
但能获奖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因素,那就是这个时期国内电影行业在全面且积极的朝着欧洲电影靠拢。
改革开放后,当时国内电影行业想要走出国门,却面临两个抉择。
第一就是学好莱坞,拍摄商业电影;另一个就是向欧洲靠拢,拍摄文艺片。
或许以几十年后人们的目光来看,那肯定是要以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学习的。
毕竟未来是商业片的时代,文艺片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可要知道在八十年代初期,美苏冷战还在继续对峙着。
1981年苏联举办大军演,足足出动了50万大军,运输机空投坦克,钢铁洪流仿佛只需要一天就能横扫欧洲。
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之下,电影人往往会对反战思想、人文思想、政治抱负过多的投入。
欧洲三大电影节又以文艺片为主,如此一来,自然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电影人。
可以说如今柏林、戛纳、威尼斯这三大电影节,是世界上电影最高奖项了。
至于美国的奥斯卡,那不过是北美那帮人自娱自乐的工具,就好比香江的金像奖一样。
真正将奥斯卡在国内炒作起来的,还是后来李按凭借《卧虎藏龙》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然后票房又全球大卖好几亿美元。
这才让准备朝着商业片领域发展的国内电影人们,开始憧憬起获得奥斯卡奖然后在北美大卖的幻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