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坐镇果阿筹备对葡萄牙的攻势,还要协调与印度盟友的关系。</p>
准备完全的伊朗海军终于要一劳永逸地解决大洋上的法兰克威胁,一支浩浩荡荡的舰队自果阿出发,顺风冲向科伦坡港,马拉巴尔海岸和锡兰岛各邦的印度教君主则凑出数万大军从陆上包围堡垒,两支大军水陆并进地向阿尔布克尔克杀来。</p>
变节者提供的情报让萨法维军充分地了解葡萄牙殖民帝国的运作机制,为此还需要分出一支舰队前去斯瓦希里海岸提前阻截每年都会从里斯本出发的香料船队以彻底断绝科伦坡与本土的联系。前去东非的分舰队同时还会想办法勘测各城邦港口的水文条件以和手中的前人资料进行对照,这些更为精确的数据将在未来成为继续在该区域活动的依仗。</p>
如此压倒性的力量压垮了科伦坡,葡萄牙人负隅顽抗数周就无法继续作战,伊朗—印度联军付出巨大代价后成功凿穿防线,杀入城中,解除了守军的抵抗能力。上千葡萄牙士兵、商人、传教士连同总督等高级官员一并被俘,作为如今葡萄牙在印度的唯一据点,科伦坡堡垒内的火器火药、金银财物、香料珠宝等缴获更是收获颇丰。</p>
“这真是意外之喜啊。”海军这次基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说是正合心意,易卜拉欣打算等小亚细亚的事情全部处理完毕,返回伊斯法罕后要狠狠地嘉奖全体海军官兵,顺便见见那位葡萄牙总督。</p>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对所有敌人都取得胜利,您就是全世界唯一蒙胡达恩典受赐胜利者,是天降伟人,战无不胜的太阳啊!”</p>
这份捷报在收到后就顺理成章地向大众公布了,诸显贵和教士们的恭维让易卜拉欣十分受用,他又“谦虚”道:“唉,很惭愧,只是做了些微小的工作。”</p>
将恩情适当地分配给巴格达后,易卜拉欣继续通过与科尼亚之间的信使联络以了解最新的局势进展。</p>
萨法维统治在安纳托利亚的扎根和扩展也是一样顺利,易卜拉欣为罗姆制定的政策毫无疑问地激起了反抗——以逊尼派教士和采邑地产的西帕希原主人为主力。由于萨法维入侵者浓厚的宗教色彩,反抗者同样使用宗教作为旗帜进行号召、团结人心。一时间,从伊兹密尔到锡瓦斯都有逊尼派叛军活动,以宗教名义进行的仇杀反复上演。</p>
被沙赫库鲁发动和组织起来的红头义军东奔西走,四处追剿各处异端叛军,一个冬季的时间就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