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己方的实力和任务更合理地思考并决策。”大埃米尔侯赛因如此评价道。</p>
得令的军务维齐尔很快将其加入到采购名册中。</p>
甚至有人脑洞大开,觉得单筒望远镜可以用于替代火枪的准星和照门以帮助射手进行更为精确的射击。虽说滑膛枪也能打得准,但这样的精确射击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不可能在全军普及。</p>
除去定制和民间私造,当前伊朗的火器作坊里主要生产轻、重两种形制的火绳枪,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伊朗的火器工匠不再局限于仿制外来形制的火绳枪,如今无论是奥斯曼人还是西欧人都将其称为“波斯式火枪”并指出对比与“土耳其造”、“意大利造”、“德意志造”、“低地造”等的不同之处。</p>
由于追求精准和威力,“波斯铳”给人的最大印象就是细长,相较于土耳其或是西欧火绳枪,伊朗火绳枪的枪管长度更长,且伊朗射手的装填方式同样让他们感到惊奇——在一次射击时同时装填多枚铅弹以增加命中敌军队列的概率和杀伤效果。</p>
有幸随军观战的威尼斯大使就极其夸张地在他的日记中记录道:“或许耶尼切里的射击技巧更为出色,但波斯巧匠对枪支的改进让他们的长期训练不值一提,最普通的波斯射手都能比耶尼切里射得更准更狠。如同割杂草一般,土耳其苏丹麾下最精锐的武士们就这样被轻松地消灭了,随之消逝的还有多年积累的威名……”</p>
很显然,“波斯铳”所做的本地化改进都是为了百米之内的交火而做的,易卜拉欣也很难想象霰弹枪要如何精准射击百米开外的目标。</p>
至于需要使用支架才能射击的重型火绳枪乃至抬枪都算是单独使用的支援武器了,虽说射程更远,但他也认为没有加镜子的必要。</p>
“陛下,当前在陆上没什么大的战事,海上却有重要任务,虽然大概没有海战可打,但臣依然认为可以把已经做好的望远镜都送到霍尔木兹去,让埃赫桑阁下试试好不好使。”侯赛因接着向他建议并得到采纳。</p>
军队之外,天文台对望远镜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受宫廷供应的天文学家找上门来请求道:“陛下,臣等听闻镜片工匠通过将透镜组合制造出了可以将所视物体放大的光学装置。这真是个天才的想法,胡达赐福伊朗啊。”</p>
占星师为取悦万王之王,给他上了个新头衔——“吉星合相之主”,星盘上金星和木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