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真的是戳到了他们的胃,恶心的不行。
而且他们很快发现,汤家或者和汤家关系好的商队就能不缴税就通过税卡前往安右道交易。这种情况更令人愤怒。
淮扬道的商人觉得这是汤家为了独占贸易利益而进行“公器私用”。但是抗议无效。
其实汤国辅一开始还真没有往这方面考虑,只是为了配合家族给周宇施压。结果利益的真空随时都会有人填补。
既然一个陆上商路的垄断地位被人为地创造了出来,汤家人怎么可能会看着无动于衷。很快就说服了汤国辅,由汤国辅负责动用权力来设卡,人为制造的市场空缺自然会增加额外的贸易利润,由他们共同“分润”。
这让淮扬道的商人要么转海运,要么带着资金去别的地方做生意,反正是不伺候了。只有少数人能搭上汤家的关系,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混口汤喝,因为直接受汤家盘剥一层,比被税卡盘剥一层剥得轻。
汤国辅根本看不见这些变化,不知道淮扬道因为他这次的设税卡动作,暗地里出现了多少问题。
原本民间受盘剥就严重,不少人因为安右道比较近,要么过去出卖劳力挣钱,要么就做货郎生意,反正路上比较太平,运些淮扬道的特产过去,再买些安右道产的东西回来,也总能挣到些辛苦钱。
因为淮扬道是南方沿海省份前往安右道的陆上必经商路,也有不少淮扬道的人给之前络绎不绝的商旅提供保镖、住宿、食宿、娱乐等服务来挣钱。
忽然之间这商队就不来了,一下子不少人的饭碗都被砸掉,剩下的人为了肚皮能吃点儿只能降价。各种劳力、服务供不应求导致价格暴跌,反而行业里大多数人都吃不饱饭,只能想着改行。
可是改行哪里有那么简单,一时间偷盗、抢劫之事逐渐变多,货郎都变得稀少了起来。民间商业活力跟着下降,原本还能四处找找收入,稍微坚持一下的穷苦人也坚持不下去了。
使得不少人更是不得不背井离乡,跟着前人的脚步一头扎进安右道里,在延寿教门下求生活。
淮扬道的税卡除了一开始,后面并没有给官府带来多少收入,只是肥了独占商路的汤家人。反而给延寿教送去了一批在田地里刨不出食来的劳力。
只是汤家根本看不到这种变化,他们可能还挺得意。既占了商路,抬高价格售卖淮扬道特产,又让你延寿教的货物没有商队买,看看你能坚持多久才愿意服软,把那种大海船卖给汤家。
却不知道他们的作为又在帮延寿教壮大力量,还使得周宇做出了朝荆襄道投射影响力的决策。
荆襄道因为不靠海,所以周宇之前没什么兴趣在荆襄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