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那种一开始就把手里的王牌甩出去的人,一开始他也不认为自己被围住跑不掉,他一直以为自己有西面的退路。却没有想到土楼里准备了那么多拒马,在他们离开之后就搬出来堵住了去路。
草原人的头脑里哪里会考虑到平坦的大地上会“长”出这种阻碍马匹行动的“道具”呢?
按道理是不会的,谁也不会提前制造好那么多拒马就为了来这么一下。可谁让他们遇到了提前预判了鲜于翰会来冕州的周宇,他为了这一仗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不说拒马,就说土楼里的标枪弩数量都至少有3台。更不用说准备了大量的盾弩兵,4万8千的教兵步兵里包含了2千盾弩兵,平均一个营1200人里有50个盾弩兵。
要不是长弩和巨盾的产量限制,周宇是会将这个比例继续扩大的,他的想法是最终达到一个营里有100个盾弩兵。
而且可以改变制度,一个盾弩兵将会配备一个无甲的装填手,他们分开背巨盾和弩以及弹药前进,降低负重节省盾弩兵的体力,提高他们行进速度和最大机动距离。
那样的话延寿教的正面实力真的太可怕,盾弩兵的速度跟得上普通步兵之后,又有装填手配合,当弩箭的单位时间投射量达到一个临界点,就算你全甲的骑兵来冲,照样能把你全都消灭在冲锋的路上。更别说步兵了,冲锋的半路就能把步兵全射崩了。
当然,如果要把盾弩兵为核心杀伤的体系建立起来,对于延寿教的后勤将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打仗时碾压可是如果弹药跟不上的话将会很头疼。
而且如果不是列阵对打,打乱战的话,盾弩兵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
就像现在,延寿教的步兵们边机动边射箭,盾弩兵就做不到,他们只能背着盾弩气喘吁吁地行进,等待着停下来阵地战的时刻。
不仅是步兵越来越近,延寿教的骑兵配合着东面压过来的步兵,也正在逼降许多胡骑。
延寿教的骑兵为什么没有过来攻击鲜于翰,就是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行动将一部分胡骑断了退路,直接把他们困在了一片区域内突也突不出去,跑也跑不掉。
步兵围上来之后,胡骑被杀了一些之后就有人投降了,他们毕竟只是牧民,此时没有组织,也没有取胜的希望,有人投降立刻就都跟着投降了。
有了这个“好的开始”,延寿教的骑兵就开始想办法像切蛋糕一样切下来一片胡骑,将他们逼到和步兵面对面,然后他们无一例外都在稍微反抗了一下之后都承受不住近身后被重甲枪兵捅死的恐惧纷纷投降了。
鲜于翰有机会和拒马较劲,就是延寿教的骑兵们在做逼降胡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