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管理他们。这些没有什么国家、民族意识的牧民们,一点点认可了在延寿教下面讨生活的日子。
作为底层人,他们分得清在哪里过得好,而谁自己好他们就更乐意靠近谁,就这么简单。
十三胡的分裂,让周宇对于把这一次的鲜于家俘虏转变为自己麾下的战力有了一些信心。
周宇这些日子的胡语没白学,他在闾丘齐、于冰雪和兀吉娜之间拥有了一个胡语的学习环境。
因为可以通过智能翻译听懂他们说的话,所以他学习胡语的时候可以得到瞬间的反馈。如果没有智能翻译,他和他们对话的时候只能等他们用不算太熟练的汉语来纠正他的发音和语句顺序。
可有了智能翻译,周宇此时就算自己和自己说话,也会得到第一时间的反馈,让他明白自己说得对不对,需要做哪方面的口音改进。
因此,当周宇参加完延寿教的胜利宴会之后,他直接来到了胡人俘虏所在的区域。
他们数量太多,被安置在了赐庆县的民兵军营里进行看管。
作战中胡骑遭受了上万人的阵亡,一共2千人受伤比较严重的在一个小型的民兵军营里安置,那里变成了医疗据点。最终只有2万6千轻微伤和无伤完好的胡骑变成俘虏,被关押到了另一个更大的民兵军营里。
还好延寿教之前建立的民兵足够多,赐庆县和绵庆县在之前就有一支民兵忠庆军,拥有自己的军营。后来扩大民兵规模作为教兵的预备役之后,延寿教又着手建立了一个更大的民兵军营。
延寿教的军队从军营里撤出后,暂时安置到延寿教驻村点的排屋和民居里,让军营变成了大牢房,这才解决了安置问题。
这个新的民兵营房只能容纳1万人,但一个房间多塞一点人并不妨碍,宿舍变牢房,条件已经不错了。毕竟不是露天,还给了他们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如果这里是草原,如果他们是正规军队,如果他们没吃没喝,那么这些俘虏可能会有暴动的可能性。
但他们是牧民,他们失去了他们的战马,手里也没有武器,他们白天已经被打得那么惨,他们没有动力来发动暴动来摆脱自己的俘虏身份。
没有马,他们难道靠着双腿千里迢迢走回北原吗?就算暴动跑出去了,那还不是死在兴汉这片土地上?
更别说他们没有了领导层。鲜于家各部落的头人只能指挥得动自己部落里的人,在鲜于翰都被抓了之后,没有一个人有威望站出来做串联的。哪怕真有那样一个人站出来,多的是人不服他。
因此,当周宇来到变成“俘虏营”的大民兵军营里时,正有延寿教的人在教俘虏们必须在厕所大小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