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如此细腻的心思。
连各国四时气候都如此清楚,还知道种什么作物。
瞧见圣上目中深思,还有面上自得之意,便有人猜测,陛下怕是对自己出的题很满意。
“宣德六年,京师旱,蝗虫大起,民以谷为生,岁大饥,何解?”
只不过陛下居然会出先帝年间的题,难道是要百姓忆起当年之苦。
陛下可真记仇啊,先帝死了多少年了,还要被拉出来唾骂。
这题可不好答,蝗虫作乱,史书有载都不知多少回了。
蝗虫茂发一地,寸草不生,百姓争相出逃,十室九空。
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幡帜皆尽,其害犹过水旱者也。
大蝗一旦形成,那可不是人能解决的问题,不过此题并无约束,范围广阔,。
有人写:蝗未解飞,鸭能食之,鸭群数百入草木中,一鸭七八百捕,或可抑之。
也有答:蝗性向火,凡田地有蝗者,宜置干柴十余堆于田边空处,待天色暗透,以火烧柴,顷刻可焚无数。
时间转瞬即逝,众人埋首答题,也不觉得枯燥。
渐渐写到最后一题,殿中沙沙的春蚕食叶声戛然而止。
这道考题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可众所周知,字数越少,题越难。
“天下归心,国有政策,结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