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2013年10月13号
“国科精密公司,搞光刻机的,看样子还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国营公司,他们开业,邀请你过去干嘛?”杜青青好奇的询问道。
“邀请函中不是说了,在euv光刻机的研发过程中,我帮了他们的大忙,邀请我参加他们公司的开业典礼,不正是应有之意。不知你还记不记得,大概两年之前,我拿了一份euv光刻机的图纸和技术资料,交给了王院士。那份资料,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戚院士的手里。正是有了那份图纸和资料支持,戚院士和他的团队,才能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攻克种种难关,生产出如此先进成熟的euv光刻机。”
“你这一说,我就有点印象了,没想到,两年前随手送出的一份技术资料,在两年之后,竟然孵化出了一家掌握euv光刻机技术的独角兽公司。咦,这档案袋中,似乎还有东西。”
杜青青再次拿起档案袋,从里面拿出几张折叠起来的a4纸,打开一看,发现这竟然是一份公司股份无偿赠与文件。赠送的主体,就是即将挂牌成立的国科精密公司,赠与的对象正是乔瑞达,赠与的股份份额达到了30%之多。在文件的末尾,是国科精密公司的鲜红印章,只有受赠人签名一拦空白着。只要乔瑞达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份文件就可以产生法律效力,他也就成为了国科精密公司的大股东之一。
“啧啧啧,这可真够大方的,一份技术资料,换了一家准巨头公司30%的股份,这买卖划算。”杜青青啧啧赞叹道。
“确实挺大方,有了这家国科精密公司的股份也好,我正愁石墨烯芯片生产设备,交给谁去生产呢,决定了,就是你,国科精密。”
全套的石墨烯芯片生产设备,尤其是光刻机,包含了太多的零件,涉及到了太多的工业门类。瑞达集团就算涉猎领域再多,也不可能靠一己之力,搓出一台光刻机来。除非乔瑞达冒着金手指曝光的危险,给集团供应各种核心部件,才有那么一丝丝可能。不过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乔瑞达当然不会去做。
国外的光刻机巨头,荷兰的阿斯麦也好,岛国的佳能也好,采用的都是全球采购,整合供应链,统一组装的策略,其生产的光刻机零部件来自全世界各大工业强国。像是阿斯麦正在研发中的euv光刻机,镜头来自德国蔡司,光源来自丑国cyr、双工台来自德国truf,真正阿斯麦自产的元件,连10%都不到。如果说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可以靠一己之力,搞定整台光刻机,那非华夏莫属,因为只有华夏才拥有联合国划分的所有的工业门类。这也是乔瑞达先前将光刻机图纸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