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正好是拍摄火箭发射的最好机位,安全方面也能得到保证。这里也是瑞达航天划出来的媒体区,来自国内外的几十家媒体记者,拍摄团队,全部聚集到了这两百来平的楼顶上,非常的热闹。乔瑞达也算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公共人物了,对方又是一个新闻行业的从业人员,认出他来不奇怪。
“我们的星箭,造价当然没有那么高。我们瑞达航天只是一家刚刚成立一年的民营航天公司,可没有nasa那样财大气粗,在设计产品之初,就要求尽量节省成本。外壳材质,选择了物美价廉的不锈钢,燃料选择了最便宜的液氧和甲烷,发动机使用了成熟产品天鹊系列发动机,采用多机并联方式,来做大推力。不过星箭的体量在那摆着呢,再节省,生产成本也超过了一亿美元。好在,我们的星箭,可以回收多次使用,成本分摊下来,还可以勉强接受。”瑞达航天没有在媒体区安排解说人员,乔瑞达只好临时客串起了解说员,帮大家答疑解惑。
“乔总,听说你们这次火箭发射测试,要送一艘探测器去月球,这是不是真的?”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姐姐,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提出了她的疑问。
“是的,你听到的消息没问题。准确一点说,星箭上搭载的是一艘探月飞船,它的内部安装了多个探测器,放置了一台月壤采集车,和一个可以展开的月壤分析提取工厂。探月飞船成功落月之后,我们将放出月壤采集车,批量采集月壤,送到提取工厂中,尝试分析月壤成份,提取氦三、钛铁矿、稀土元素等有用的东西。”
乔瑞达难得在媒体面前露面,接受采访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眼见机会难得,一位记者将手里的话筒递到了乔瑞达的面前,开口提问道:“根据我了解到的消息,前不久瑞达集团旗下新成立了一家瑞达新能源公司,并且在距离瑞达航天城不远的地方,斥资几千亿开工建设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现在又要发射月球探测飞船,去月球采集氦三,而氦三正是传说中最理想的核聚变燃料,乔总你们瑞达集团,这是要搞定从燃料开采、到可控聚变、到发电一条龙吗?”
面对话筒和镜头,乔瑞达也不发怵,他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是有这个想法,众所周知,自从18世纪末,发电机被发明之后,火力发电,就一直充当着供电主力。哪怕后来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裂变)获得长足发展,火力发电的主导地位,也依旧不曾动摇。现在二百多年过去了,也到了发电模式彻底变革的时候,在我看来,可控核聚变发电,就是替代火电的最理想发电方式。聚变发电相比火电,优势不要太多。首先,资源充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