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乔瑞达这才恍然,他稍稍整理一下思绪,说道:“观看直播的各位老铁,大家中午好。我们在星箭上,使用多发动机并联的动力方案,不是我们研发不出大推力发动机,而是为了省钱和安全。
具体来说,我们在星箭上使用的天鹊系列液氧甲烷发动机,是一个相当成熟的型号。早在瑞达航天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朱雀一号上,就在使用了,后来的重型朱雀火箭,使用的同样是天鹊系列发动机。如今,天鹊系列液氧甲烷发动机,已经更新迭代了两次,先后生产了两百多台,飞行次数超过五百次,没有出现过一次恶性事故,小毛病,小故障也很少出现,已经是一台相当成熟的火箭发动机了。
当初确定星箭设计方案的时候,对于使用何种发动机,也曾有过争论。如果为了星箭,重新研发一款大推力航天发动机,耗时长久,投入巨大不说,产品定型初期,生产成本一定相当之高,而且在安全性上,也不如老产品有保障。使用天鹊系列发动机,采取多机并联的方式,就是大家想出来的最优解。
至于大家担心的多机并联,容易出现故障,控制困难等问题,在如今的技术条件下,可以轻松解决。n-1火箭,是上个世纪冷战时期的产物,那个时候芯片技术刚刚起步,火箭的点火和飞控系统相当原始,使用的还是初代电子管集成电路,可靠性实在堪忧。再有冷战时期的零件加工精度也不是太高,很多设备组装的时候,甚至需要用榔头敲。这样的零部件,用来组装汽车、轮船这样的普通设备还勉强用用,用来组装运载火箭、探月飞船这些的航天设备,那真是一言难尽,出问题是大概率事件,不出问题,那是发挥超常。正式基于以上原因,nk系列发动机的故障率一直很高,而n-1火箭,只是一级就并联了30台nk-15发动机,将本就很高的故障率一下子扩大了三十倍。在加上二级和三级火箭,并联的十几台发动机,故障率会进一步推高。再加上那个时代的飞控软件,功能太过简陋,容错率相当之低,在火箭起飞之后,任何一台发动机出现故障,火箭都会箭毁人亡。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航天技术已经更新迭代了不知多少次,表现在航天发动机上,那就是天鹊系列发动机,已经生产了几百台,飞行了几百次,依旧没有出现过任何事故。天鹊系列发动机拥有如此高的可靠性,几十几十台并联,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依旧不高。再有现在的飞控程序,也特别先进,智能程度相当之高。在火箭飞行过程中,如果一两台发动机出现问题停机,飞控程序能够自行调整剩余发动机的负载,平衡力矩,保持火箭飞行的平稳。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