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修到春水河边上了,罗翔王朔他们当年修的小房子,现在都被挤在了中间。
大量知青返乡,房间一下子空出了许多,甚至林场的楼房都有了空余名额,在这种情况下,最邻近河边的那一排未修完的小房子,显然是烂尾了。
79年了,以后再也不会有知青下乡了,想来以后不止这些未修建完的小房子,随着知青们陆续离开,或返乡,或搬走,若干年后,这片诺大的知青点建筑群,恐怕将会成为村里小孩子们刺激探险的鬼屋。
空空荡荡,长满蜘蛛网。
......
裘平,69届知青,知青里面唯二个陈泽前前后后亲自为他办理审批流程的知青。
不是因为他和小王同志一样天生丽质。
只是因为他疯了。
记不清自己是谁,自己家在哪里的了。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每年都有大量因为受不了艰苦知青生活而疯掉的,死掉的。
裘平很幸运,精神状况还算好一点,会自己干活,会吃饭洗衣服,只是不会开口说话,像个只知道基本生活原理的机器人。
目光呆滞,偶尔会一个人傻笑。
裘平这样的,如果在其他地方,正常知青费劲心思都难以返乡的情况下,像他这种精神有问题的,基本断绝了返乡的可能。
最终的命运,好点的话,可能会被政府注意到,安排到养老院,和老人们住在一起。
运气差一点的,可能就成了各个村庄徘徊留滞的守村人,任人欺负辱骂的傻子,乞丐,不知来历,不知生死。
陈泽联系到了裘平的家属,并且通过林场拨款,给他家里人汇去了一笔补偿。
算上这些年裘平攒下的工资,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即使考虑通货膨胀的问题,也足够对方未来数年衣食无忧,暂时不用为生计发愁。
不过,据他了解,裘平的父母已经不在了,唯一的妹妹数年前也已经去世,唯一能联系上的近亲,只有裘平的大伯一家。
陈泽不知道这笔钱将来会不会被用在裘平本人身上,但他只能做到这里,相对于大多数,鹿原林场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想来凭借他目前还算是相对良好的精神状态,应该能活下来。
......
六月末,陈泽处理完了村子里的事务,和大家吃了顿饭。
饭是在宝庆家吃得,一锅酸菜炖大骨头,用得是大地锅炖的,肉炖的软烂,能把人给香迷糊。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新华社奉中国政府之命,于1979年2月17日发布声明如下:越南当局无视中国方面一再警告,最近连续出动武装部队,侵犯中国领土袭击中国边防人员和边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