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打了一个哆嗦。
鬼使神差地来了一句:
“知...知...知道了小舅!”
陈泽听见‘小舅’二字,脸瞬间黑了下来。
蒲扇大的手掌狠狠地拍在少年肩膀上,将少年的身影都拍矮了一截儿。
“嘿,你他娘,你叫我什么?再说一遍!”
“小...小......”
黄晓天后面的字还没出口,就感觉自己的肩膀猛地又一沉,身子又矮了三分,瞬间改口道:
“大...大...大哥!叫大哥!”
...
...
...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
陈泽其实一点儿也不担心这黄毛能把自家的小白菜拐跑。
陈家人都是颜狗!
陈家人虽然在处对象方面有大姐陈雅的惨痛经历,但就看刚才那黄毛的损色(sai),陈泽放一万个心。
......
陈泽从伊水坐上绿皮火车,转省会,走京哈线,入山海关,一路上吭哧吭哧,走了将近三十个小时,才在早上回到京城。
1979年的京城似乎变化不是很大,火车站的扒手,满大街的自行车,灰扑扑的道路,低矮的建筑,跟走的时候没什么区别。
也谈不上什么近乡心怯,他这些年中间也回来过好几次,虽然呆的时间不长。
“这次回来还走吗?就不走了吧?”
“不走了。”
“不走了就好,要我说还是家里好,你看秦淮茹家的棒梗,早两三年就回来了。”
“你们领导也真是的,一直也不放人。”
陈母跟儿子抱怨道,一边还提及秦淮茹家的贾梗。
“这也不是场里领导能决定的。”
对于母亲的抱怨,陈泽不知道怎么跟母亲解释,场里最大的领导就是他的事实。
想想干脆就不说了,反正已经不干了。
关于贾梗,陈泽知道贾梗是在京郊插队,没那么严,七六年局势变化以后,就插队回城了,当然可能是偷偷跑回来的。
毕竟京郊不似关外,有千里重山阻隔,万里冰雪阻挡,在京郊插队,近的像是平谷区,几十里的距离,夜里吃完饭,走路就跑回来了。
要是再有个自行车,那真是跟在家门口上班儿似的。
“多吃点,你最爱吃的番茄炒鸡蛋,还有这老干爹炒红薯叶,我早上跑了好几家才借了点儿红薯叶,多吃点儿,别急,锅里炖的还有肉。”
为了庆祝儿子回家,陈母做了一桌好吃的,油炸麻椒鱼块,油炸蘑菇,炒红薯叶,青椒肉丝,韭菜干豆腐,小葱豆腐,四喜丸子......,十分丰盛,锅里还炖了一大锅排骨,生怕不够吃。
“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