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黎明也是京城人,70年才搬走,后在港城发展。
陈泽看了一下剩下的几盘,基本不怎么认识。
“都不喜欢?”
“我这儿还有国外的。”
小伙又从屁股兜里拿出了几张专辑。
一张是披头士的六九年发行的《help!》,陈泽记忆中后世那首午休神曲《yesterday》,就被收录在这首专辑。
一张是猫王的专辑,模糊地看见有《hound dog》,《heartbreak hotel》,《love tender》......
陈泽对猫王不太熟悉,不知道这几首歌原本是不是一个专辑的,还是后期盗版商自己凑的。
除了披头士,猫王以外,还有三张,不过陈泽都不认识,名字都念不出,觉得可能是这个时代比较流行,但后世被人遗忘的国外明星。
“你这好东西还真不少。”
外国歌磁带这东西,早几年他还在京城的时候,能弄来这玩意儿的,整个京城都屈指可数。
在哪个圈子里都是爷,众星捧月。
这玩意比内部片还难搞,一般人还真弄不到。
现在大街居然都有卖的,这让陈泽觉得,开放才不到两年,就已经有些不一样了。
“过奖,过奖,怎么样,爷们儿要不要也来两盘儿?”
“来两盘儿”
陈泽问起了价格,
“对了,还没问你价格呢,你先给我算一下刚才的几盘一共多少钱。”
陈泽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国内的统一四块五一盘,港台明星里面,邓丽君的九块八,其他的八块。”
“您要了两盘国内的,是九块;一盘邓丽君的九块八;一盘香江的八块;国外的十块一盘,一共是——”
“一共是二十六块八毛钱。”
本以为是猪肉价,没想到都快比得上黄金了。
“你这东西不便宜啊!京城物价都这么高了?”
不怪陈某人嫌贵,在这一斤肉不过五毛钱的时代,一盘磁带居然能卖到四块五的价格。
相当于普通工人每月六分之一的工资。
更重要的是,这磁带大概率还是盗版的,可能成本还不到一元。
“投机倒把这么赚钱的?”
陈泽心中对这个时代投机倒把赚大钱有了更加具象化的了解。
“爷们儿,瞧您说的,是不便宜,但咱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怕被人抓进去,那不得赚点儿?”
“还有这拿货不要钱?这要真进去了,打点不也得要钱?”
“都是辛苦钱。”
叫朱小明的十六七小伙子跟陈泽吐槽。
陈泽笑了笑,心想:‘我信你个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