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介宾的法子还是起效了,路天正注意力重新放到了实处,开始思考中医的寒热问题。
毕竟是全国名中医的高徒,常年跟着李老抄方,经方时方验方都很熟练。
一天下来,基本上一些头痛发热咳嗽什么的小问题都交给了路天正,而李介宾在旁偶尔指导一下。
虽然小路用方繁杂,似乎没什么固定风格,但是李介宾自小熟读百家,各派学说犹如掌上观文,只是一上午,大致把他的路数看了个七七八八。
有意思,这小子居然是补土派的,难怪跟姓李的那么有缘分。
不过李介宾虽然眼光毒辣,毕竟没开上帝视角,小路的底细探出来了,但是背景人物这一点却猜错了。
小路虽然跟着李老,但是他的路数却是传承自他已故的爷爷,重脾胃调五脏六腑。
而李老的学术思想也是受路天正爷爷影响,重视脾胃,顺口溜叫“病不病,先打扫一下院子再看病。”
路天正毕竟出身名门,平时接触的也都是教授主任什么的,这就难免失了戒心,三下五除二的就被李介宾掏空了家底,榨干了价值。
有点意思,李介宾回味着刚刚路天正给他讲述的家传十八字诀: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
这可比什么养生大师生吃泥鳅有用的多了。
听老实孩子路天正说他爷爷1920年生人,2023年1月仙逝......如果他没吹牛的话,这路爷爷不愧是补土派的,先不论看病的功夫,这养生的功夫那真是望尘莫及,整个一人形祥瑞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