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道路不通,商贸受损,除了商贾大户世族豪门有囤粮囤物的习惯,普通百姓家里,甚至无法保障基本的需求,柴米油盐,家家都缺,日子过得格外艰难。
冯蕴和汪嫂子聊了几句,就见南葵和柴缨从村道那头走了过来。
两人头戴帷帽,边走边说,浑身洋溢着阳光和笑容,脚步轻快。
看到冯蕴,南葵唤了一声。
“娘子。”
冯蕴朝她们笑了笑,“怎么走回来的?没等到牛车吗?”
南葵笑着摇头,“在安渡城门就坐上牛车了,一直坐到村学那边,我和缨娘才走过来的。”
下大雪那些日子,什么都停了,花溪村的村学却在上元节后,便开了课。
以前读书是大户人家的事,花溪村的孩子却可以平等地进学,这令无数寒门小户羡慕。
便是城里的大户人家,不知从哪里听说,花溪村学的算术一绝,普天下无出其右,也辗转托人,想把自家孩子送过来。
冯蕴也不拒绝,花溪村的孩子束修少,或是贫苦的直接免了束修,大户人家要来,户籍不在这里,那就要收取高额的价格了,要么花钱,要么用粮食布匹或是别的资源置换。
总之,要令冯蕴满意。
没想到冯蕴狮子大开口,高价一收,仍然络绎不绝,想来村学的人,更多了。
有门路的,托人。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