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重身子。”长青肃然道。
\n
金氏抹了抹眼睛:“你放心,我好得很,家也能管好,你去了好好当差就是。”
\n
长青又深深看了许杏一眼,却没说什么告别的话。
\n
第63章 三年之后
\n
长青这一次踏上去京城的路,一走就是三年,中间虽然时常会有书信来往,人却是没有回来过。
\n
这三年里,许杏的生意稳定下来,一年怎么都有八、九百两的净收入,远远超过了她当初小富即安的预想。生活不错,吃好睡好,三个丫鬟和她一起,都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n
周围的人们有的一切照旧,有的也有了许多变化,当然整体来说,因为有了许杏的红薯加工的生意和长青捐资修建的学堂,村里的大部分人家都得到了实惠,日子都过得有了起色。
\n
金氏这两年越发精神起来,管着二十亩地的佃户,还料理着家里的日常事宜,顶着个七品孺人的诰命,村里族里有什么大事小情的也要请她出来坐镇,委实是远近闻名独一份的老太太。
\n
本朝规矩,七品以上的官员可以为母亲和正妻请封诰命。长青年幼,并没有正式成亲,因此上折子的时候就是给金氏和赵氏请封的。同是七品孺人,金氏是婆婆,自然压着赵氏一头。赵氏也不服,可一来她是媳妇,是晚辈,二来个人能力不行,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翻不了金氏这条大船,反而被稳稳的压在脚下,身边也没人支持她,便是亲妹子也是劝阻的时候多。
\n
说到小赵氏,她这几年的烦心事也不少。自己娘俩的日子确实是越过越好,枣花都十一二了,跟着自己在作坊里上工,娘俩自己挣自己花,小小的院子陆续盖起了三间砖石正房,另外库房灶房一应俱全,家里养着鸡,贴着墙边也种些菜,便是买粮食吃,母女俩人也花不了多少。可是娘家的人却是一点儿也不省心,一个大姐好好的日子不好好过,天天出幺蛾子,两个兄弟就更别提了,人家范家人还没怎么着呢,他们先当上了大官家的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