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了。”老吴头说着,好像想起了什么,神色很有些复杂。
\n
杨氏就直接了:“夫人不知道,前头那个大人在的时候从来不升堂,连前头衙门都去得少,有事就叫丁捕头去处理,民妇在这里干了三年,从来没见过升堂问案什么样。”
\n
啊这……虽然长青说得不多,可许杏也知道他接手的是个烂摊子、糊涂账,却没想到这位前任县令是这样糊弄差事的。大概也就是他这样糊弄,刑狱之事上丁捕头才能一手遮天吧。
\n
出了大院门,一走到主街上,同喜先惊叹了一句:“这么多人!”
\n
看来果然是许久没人击鼓鸣冤了,围观群众热情高涨,人也越聚越多,其中还有旁边县学的先生和学子。
\n
人群中心处跪着一名身穿白布麻衣的妇人和两个同样披麻戴孝的孩子。妇人面色冷硬,似乎已经豁出去了似的击鼓鸣冤,两个孩子一个看上去六七岁,一个似乎三四岁模样,不知是不是吓得,一直在啼哭。
\n
衙门的中门已经大开,长青身着官服端坐在堂上,已然准备升堂问案了。
\n
许杏远远的看着,忽然觉得这样的长青和她熟悉的那个一起长大的少年完全不同了,威严成熟,气势十足。
\n
不等她有更多的感慨,长青那边已经吩咐衙役们升堂了。
\n
不同于电视剧里看到的略带喜感的“威--武--”的仪式感,真实的衙门升堂非常严肃,官差们手中的棍棒可不是摆设,往地上一敲,在场的众人顿时全都安静下来。
\n
长青就开口了:“何人击鼓?所为何事?可有状纸呈上?”
\n
那名妇女不知是不是得过提点,又或者是已经无所畏惧,倒也不见慌乱,而是朝着长青的方向磕了个头,大声道:“民妇罗郑氏见过青天大老爷!民妇要告秦家酒楼谋民妇家的家传秘方,诬陷良民,再告县衙衙役郑方平、白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