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穷极无望,人才心生暴戾。”长青神色肃然,“只是这些工事都完了,总还要再给他们寻些营生才好,不然只怕还是不好。哦对了,杨县丞说,还真有人来领走了些红薯秧苗,多亏你替我宣扬。”
\n
“范大哥,我觉得,你虽是父母官,却并不是百姓的爹啊,不需要事事打算在前头。你搭了桥,路就要大伙自己走,你怎么就知道老百姓找不到致富之路呢?莫要把自己绷得太紧了。”许杏摸着他的额头,轻声劝他。
\n
“你说得很是。”长青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得你相伴,是我大幸。”
\n
桥梁主体基本完工的时候,县衙就抽走了大部分劳力,开始正式修路。值得一提的是,从桥梁开工之日起,满了三十日,所有人的工钱就全部结算完毕了。接下来除了被强制去干活的那群混混,其他的百姓都是自愿报名的。
\n
“咱们范大人说了,修桥是官府征夫,这修路不算,不强求,愿意干的,管饭开工钱,不愿意的,尽管回家,该种田种田,该养猪养猪!”负责此事的衙役来回吆喝,很快就通知到了所有的民夫。
\n
多数人都选择回家把钱放下,再出来接着干,毕竟除了山坡上的几亩水田,谁家也没什么来钱的门路,能挣一个是一个。
\n
山下村的男人们是个例外。岳里正带头,都说不来了,有人问,他们也不难为情:“得家去种地喂猪啊!婆娘天天要去作坊里上工,顾不得地里喽!”
\n
若是有人再问是什么作坊,竟然要女人不要男人,他们就指指衙门方向:“范夫人开的作坊,那不是只能要女人?挣钱啊,反正我家婆娘比我挣得多多了!”
\n
这也亏了岳娘子肯花心思,作坊业务量要起来就得多雇人,除了一开始的几个家境着实困难得活不下去的人家,之后再找人就不再照顾了,而是各凭本事,谁能干谁就来。
\n
岳里正也敲打了村里的男人们,让他们对自己出来务工的妻子女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