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县学里的教学资源有限,许多东西教不了。而学生现在,想要改变这些,还请大人给学生一个机会!”
\n
“你想要什么机会?”长青的语气很平静,听不出什么不悦。站在他身后的同文瞪大了眼睛,心中暗想,考中了举人,确实是可以为官了,这位新举人不会就这么直通通的跑到县太爷跟前要官做吧。
\n
唐九渊顿了顿,像是下定决心一般,站起来一揖到底:“学生请求大人允许学生进入县学,教书育人!”
\n
同文动了动。长青微一侧脸,又转了回来,看着唐九渊,沉声问:“你决定了?”
\n
唐九渊话已出口,就坦然许多:“回大人的话,学生家中有几亩田地,因着学生的功名可免赋税,学生的母亲正要雇人再开垦几亩水田,因此家中温饱尚能保障。学生便想当个先生,帮更多学子考取功名。”
\n
“那你自己呢?”长青问,“明年会试你有何打算?”
\n
“学生不去了,去了也考不上的。”唐九渊说得很坦荡,“学生有这个自知之明。”
\n
“既如此,本官会考虑。”长青并没有当场做决定。
\n
“大人,这位唐举人说的是心里话吗?”等唐九渊走了,同文才问道。他是个本分的人,平日里跟在长青身边,听到政事从不多问,也不外传,今天倒是个例外了。
\n
长青摇头:“不知道。嗯,你跑一趟,悄悄的访听一下,唐举人和唐家人的为人如何。先去把魏大河叫来见我,你再出去。”
\n
魏大河给出的信息和同文私下查访到的情况基本一致,唐家算不上什么大户,却也不穷,称不上善人,却也门风端正。唐五身为城门官,并没有什么勒索进出百姓的行动,再加上唐九渊确实经常指点村里的孩童读书认字,因此口碑尚可。
\n
长青反复权衡之后,就做出了决定。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