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母女并族长等人的礼物。她这边刚吩咐完让丫鬟们送东西去善堂,外头就有人来报,说是镖局的人来了,送来了老家来的回礼和回信。
\n
许杏单独给镖师们包了红包,让他们回镖局去休息,这才开始拆家信、收拾回礼。
\n
她首先看的是长山的妻子刘氏的信。虽然她之前同刘氏本人的接触不多,可是几次书信往来,她对刘氏的感观还不错,打开信一看,是她一贯的风格,书信很长,并没有多少书面语,把各种事情都说得挺明白。
\n
总结下来就是几件事。头一件,作坊的业务挺稳定,虽然现在周围有不少跟风起来的小作坊,加工红薯粉条之类的,但是他们的客户都是老关系了,又有长青的面子在,没人能撬走。第二件,他们这个小家和小秀嫁人之后生活得都不错,小秀有手艺,参与过作坊管理,有嫁妆,兄长能撑腰,跟许杏关系好,在夫家那边很得脸,日子过得很顺心,只是他们这个大的家就差点意思了,刘氏的婆母日子过好了,反倒越来越拎不清,偏心最小的儿子,跟长子长女都离了心。这件事跟许杏关系不大,她特意说出来,是因为这糊涂老太太是赵氏的好朋友,糊涂到一起去了,经常闹出些事情来,这里她一笔带过,许杏却知道,赵氏可能又作妖了,许杏摇摇头,继续看。最后一件事,就是替她的父亲、酒楼刘老板和她的大媒、杂货栈的单氏夫妻跟长青许杏带好,说大家都惦记他们。
\n
对于这种恰到好处的套近乎,许杏并不反感,反而有种想起旧事的亲切感,她看完了,把信放在一边,准备一会儿回信。
\n
第二封信是小赵氏托刘氏代笔的。也说了几件事,第一就是赵大舅的事儿,她一开始不知道姐姐的打算,等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信都寄出去了,她气得头昏,连忙去劝了姐姐,写信来就是告诉许杏他们,千万不要把赵氏的话当真,赵家老少俱在,高氏也不是没有劳动能力,完全能养活赵大舅留下的两个孩子,不需要别人出力。第二就是枣花的婚事,她们母女在村子里这么多年,也有了宅子,并不寒碜,还有长青的关系,因此虽然是被赶出了家族,还是有好几户人家向枣花求亲,最后定下的是许杏的熟人、拉货的贺大郎家的二儿子。这是喜事儿,许杏瞧着也挺高兴的,想着得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