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张家的一起去吧,粉条都从铺子里拿,到时候一边分发菜包,一边宣传,呃,提一提咱们的新铺子。”许杏吩咐道。
\n
对于这种打着做慈善的名义夹带私货给自己家打广告的行为,许杏一点儿也不觉得心虚惭愧,本来就是多此一举的事儿,她拿来利用利用又有何不可?
\n
因为决定好了要在粥棚派发粉条包子,她又叮嘱了同贵几句,让作坊这几日加班加点,多做出些粉条来,到时候好用,这才让他们一起出去办事了。
\n
到了施粥的日子,虽说不需要自己出面,可许杏还是带着一双儿女去了现场。当然,他们没下马车,只是在粥棚对面的街上,不远不近的看着。
\n
郑府去的人除了煮粥发粥的小厮之外还有一个嬷嬷和小丫鬟。那嬷嬷穿戴十分整齐考究,把小丫鬟和围着三口大锅干活的小厮们支使得团团转,不知内情的人恐怕要以为她就是郑夫人了。相比之下,其他的几个粥棚就都显得寒酸不少,一般不过两三个下人并一口大锅罢了。其中最寒酸的就要数郑府旁边挂着个“范”字小木牌的那个了,里头虽有两三个小厮并一个管事,可只放了一张旧桌子和一个大盆,连口锅都没有。
\n
郑府的管事在嬷嬷的授意下讲了些“郑大人十分体恤百姓”、“郑夫人惜老怜贫”之类的话之后,终于宣布,粥煮好了,让大家排队领取。
\n
而紧跟着,范府的粥棚里,新安也掀开了大盆上盖着的棉被,露出了热气腾腾的包子。
\n
大米粥固然香甜且贵重,可那需要吃到嘴里才能感觉得出来,而包子不一样,一露面就把香味散到了在场百姓们的鼻子里。
\n
有人探头观看,还有那行动力强的,干脆就来到了范家的棚子里,甭管是啥,先要上两个再说。
\n
“这位大哥,咱们府上的包子个大、馅儿足,可是它蒸起来费劲,咱们每人只能给一个哈!”新安提高了声音道,“郑大人府上宅心仁厚,给您的粥也不少了,再来一个咱们范府的包子,保证您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