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例外。这令官还是凤姐举荐的,其中,凤姐说:“既行令,还叫鸳鸯姐姐来行更好。”什么叫“还”呀?就是说每逢大家行酒令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由鸳鸯当令官。在这里,一个掌大权的凤姐,举荐了一个可掌大权的令官,一方面是因为凤姐在讨老太太欢心,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有地位的丫鬟,鸳鸯也该正式出场了,她的确可以胜任这个职务。而且一个“还”说明不知一次如此。鸳鸯也没有很推辞,所以,这早就已经成了一种习惯。鸳鸯说了一句话,这是酒令正式开始,令官先交代的规则:“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惟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整个这一大段故事,将鸳鸯融入到了大观园众人之中,是非常肯定了她在贾府甚至是她在整部小说中的地位。鸳鸯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她的存在保证了老太太生活的稳定,贾母生活稳定,贾府便还能支撑。
\n
而到了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则更加体现出了鸳鸯的性格。此前,在读者看来,这个丫头只是平平。可是在这一回中,曹雪芹让读者看到了鸳鸯刚烈的一面,鸳鸯的形象高大了,而且通过贾母的反应,更见鸳鸯的重要性,从而体现出家族内部矛盾的萌生和升级。
\n
鸳鸯的戏份不算多,而且很琐碎,但是曹雪芹却将这个人物形象的展现在读者眼前。曹雪芹是在不经意间将这个丫鬟的外表描写出来的,就是在第四十六回,曹雪芹借着邢夫人的眼睛,将鸳鸯的外表呈现出来。鸳鸯是这个样子“只见他穿着半新的藕合色的绫袄,青缎掐牙背心,下面水绿裙子。蜂腰削背,鸭蛋脸面,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曹雪芹描写鸳鸯的时候描写的很细,他没忘了她的两腮的雀斑。在红楼梦中,基本上每个人的外貌都有描写,但是这么细地刻画一个丫鬟使很少的。曹雪芹之所以这样细地描写不为别的,正是为了突出在这平平外表下的刚烈的性格和那一份忠诚。
\n
读红楼梦,读者需要将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分开,但有时,读者也必须会联系。对于鸳鸯的命运,高额的处理是很不错的,虽然我不太喜欢高额的续书,但是不得不说,他在有些地方做的很好。试问有谁能将红楼梦续得一丝不漏呢?谁都不能。高额叙述之所以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和价值,读者只要将原著与续作会区别联系就好。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