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工作。尤其是挑选一起完成合作实验的项目组。”
说到这里,夏希羽把从汽车后备箱里取出的一麻袋文献缓缓地拖到了四人面前,随后从上至下地分别取出了一部分文献。
“上层那几堆加在一起一共200多页的玩意儿,是我迄今为止写的全部的论文和论文的附录,全是单行本,往下的基本都是期刊的样刊,里面有书签。中间的20多页是我现在在写的论文的手稿,你们别动。底下是我目前的小说手稿。剩下的这将近半米高的玩意儿,全部都是国内外的前沿文献。他们有本事就把我带在这里的这半米高的文献全部消化掉,没本事的话我要把这些都带走。以我对政策的了解,他们不可能。准确的说,我的预判是:全国上下都没有哪个所可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把它完成掉,哪怕是科研公关都不行。”
说到这里,夏希羽把论文手稿和小说手稿一起抽出半米多高的文献堆,随后摆摆手,示意其他人继续搬运。四位少女看着眼前的场景,感到目瞪口呆。
“将近一米高的文献,我第一次听说文献还可以用米来作为计量单位,而且还可以用高度来测量。将近一万页的玩意……”
夏希羽摆摆手道:“没那么多。被我贴了书签的论文正文大概是1000多页,其他的都是论文的附表。剩下的看不看也不要紧。”
符雨霄看到最底部的一批文献的纸张颜色有些奇怪:“等等,最底部三分之一的文献……这个纸张颜色好像不太对劲。”
夏希羽点点头,解释起了这批文献的来源:“米国大使馆的渠道,走两天前的航空邮件空运来的。估计他们在帮我运的时候,恐怕对我这个华夏人有巨大的怨言吧。但我也管不着,反正我按照国际邮件的标准付了运费和打印费的,虽然是华夏币,但他们在华夏也需要一点点,而且要的人是我。你们觉得,以两个国家的造纸水平的差异,他们怎么可能和我们这里用一模一样的纸?”
然而,没人对此感到意外。
“200余篇近五十年内的文献,足够完成研究了。毕竟模糊数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都没有五十年的历史。我先回房间了,等外面喊我吃饭的时候再叫我。”
夏希羽走后,汪星悦首先从被夏希羽抽出来的手稿堆中抢到了《黎明之剑》。
“还有将近一半没写?”
此时,童晓伊看向汪星悦手上的手稿,立刻问道:“汪老师,你在看什么……这是小说?”
汪星悦给出了肯定答复:“对的。确实是他的小说。他之前给我看过,我觉得写得很不错,因此鼓励他在研究之余继续写下去,没想到他还写了一篇短篇的,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