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孙瓒维持盟友关系,放赵云返回幽州。
陶谦和刘备,都是公孙瓒一个阵营的。
现在曹操的威胁尚未解除,还需要田楷、孔融等人的救援,这个联盟显得非常重要。
刘备可不敢在自己立足未稳之时,就得罪公孙瓒这个盟主,就算赵云主动要求投效,刘备也药想办法让赵云心甘情愿回去。
刘备笼络人心的手段很不一般,他把召集令还给赵云以后,马上着手安排。
从送行酒宴到亲自送行,刘备全程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只是用一双湿润的眼睛,深情的注视着赵云,握著赵云的手不舍分别。
刘备的深情厚谊,感动了赵云,他在辞别的时候,对刘备说道:
“终不背德也。”
赵云的短短五个字,却表达了三个意思:
一是自己不背弃公孙瓒主动投靠刘备,是因为不能违背自己的道德准则;
二是他也理解刘备不能“一借不还”,也是因为道德标准的约束;
三是自己一旦解除道德的约束,一定会前来投靠刘备,以报知遇之恩。
回到幽州以后,赵云跟随了公孙瓒一段时间,眼看公孙瓒耽于享受,不修德政,不训练军队,战斗力越来越差。
赵云也曾经多次出言相谏,但公孙瓒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就连田豫、邹靖等人的谏言都听不进去,不但不采纳赵云的建议,反而更加疏远他了。
表面上,公孙瓒得到朝廷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
实际上,公孙瓒位极人臣,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手下官员中饱私囊、军队将领疏于训练,呈现外强中干之象。
在前几个月,年迈的邹靖,因对公孙瓒失去信心,已经告老还乡。
赵云也想离开,但一时没有合适的理由,刚好家里前来信,他的兄长逝世了。
他就以此为由,向公孙瓒请求回乡服丧。
公孙瓒嫌赵云管的太多,早就想收回他统领的白马从义,就批准他回乡守孝三年。
赵云知道,公孙瓒对自己已经不感冒,再也没有回到公孙瓒身边。
赵云重视品德修养,他虽然暂时脱离了公孙瓒,但他也没有背弃公孙瓒前往投奔刘备,而是直到公孙瓒败亡以后,才前只身前往寻找刘备。
刘备在小沛安顿下来以后,因为徐州不缺钱粮,到处招兵买马,军队达到一万无千左右。
虽然赵云带走了三千余人,没有了精锐的骑兵的配合,刘备军的战斗力大幅度下降,但军队的数量还是维持在一万以上。
不久之后,陶谦和刘备都得到消息,曹操退兵并不完全是刘备的面子,而是因为张邈、陈宫反叛,协助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