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将领是要承担罪责的。
所以,关索不顾自身安危,亲自抢回了龚德绪的尸体。
主将死了,关索需要将功折罪,要说杀出重围,关索他对自己的武功很有信心,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但要让他领这一千五百余残兵败将,击败李求承的五千大军,那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关索定下的策略是固守待援,斩将立功。
尽管手下二员小将争相出阵,但关索对他们的武艺不放心,他可不想再次损兵折将,决定亲自出阵。
关索武功,也是修练的家传刀法。
但因为酷爱打猎,而长刀非常笨重,在山林中使用非常不便。
而且用刀斧对猎物的皮毛损伤太大,大大影响猎物的价值,就改用长棍。
关索功底扎实,很快练得一手好棍法,成为马战、步战都非常出色的将领。
但在山林中树木茂密,长棍还是施展不开,关索灵机一动,就把长棍切成两截,然后用坚韧的兽皮绳索连在一起,做成了最早的双节棍,在实战中练成了双节棍法。
除了长刀,双棍节是关索的独门兵刃,也是关索随身携带的兵器。
这次斗将是在山坡上,只能步战,看到李政晖用的是一对铁锤,知道他力气大,就放下长刀,拿起双节棍对阵。
两人在山坡上一来一往,斗在一起。
李政晖力大势沉,一对铁锤虎虎生风,有“碰着就伤,砸着就死”的气势。
而关索的一对双节棍,也不落下风,他舞动的速度极快,偶尔一次与铁锤碰撞,发出沉闷的金属撞击声。
关索的这把双节棍可不简单,花了他很多心血,是用当地最硬的铁力木制作,仅仅粗加工就用了他数月的功夫,硬度和杀伤力,都不在铁器之下。
刚开始的时候,两人步伐同样的灵活,旗鼓相当。
数十个回合以后,李政晖毕竟拿的是数十斤的铁锤,体力消耗有点大,气喘吁吁,渐渐跟不上关索的节凑。
李政晖的脑子虽然一根筋,但他对危险的感觉很敏锐,眼看关索的攻击越来越凌厉,自己左遮右挡,就慢慢后退,想要脱离战场,休息以后再战。
关索的独门双节棍,本来是用来打猎的,在和猎物对战的时候,杀伤力虽然惊人,但双节棍最大的作用却不是杀伤,而是消耗猎物的体力。
而关索猎杀的绝招,却是在猎物逃跑时的“脱手杀”。
猎物的逃跑速度极快,步行追赶几乎不可能,所谓“脱手杀”,就是关索练就的,在猎物逃跑时把双节棍发射出去,击杀猎物的绝招。
眼看李政晖有逃跑的迹象,关索故意放慢节凑,让他脱离自己的攻击范围,有逃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