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心情大好之下,对马谡的“移花接木”之计大加赞赏,而马谡也唯有“愧领”了!
但在马谡的心底里只有苦笑,它如此劳心费力地把自己的功劳送给别人,也只有自己了。
好在这献图的功劳马谡也不是白送,他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不但越巂郡太守的职位已入囊中,而且诸葛亮把马谡“攻心为上”的献计功劳,提到很高的地位,说是平定南蛮第一功也不为过,必当载入史册。
处理完吕凯的事情,诸葛亮也没有闲着,他要在木鹿大王、兀突骨的援兵到达之前,彻底击败孟获的五万大军。
因为孟获不但兵力占优,而且是据险而守,强攻肯定是行不通的。
击败孟获,在诸葛亮看来并非难事,他把马谡叫过来一起定计。
诸葛亮心情大好之下,他并没有直接向马谡问计,而是兴致勃勃地玩起了“英雄所见略同”游戏。
诸葛亮第一次玩这个游戏,还是当年赤壁之战中,与周瑜、鲁肃商定“火攻”破曹之策之时。
当年诸葛亮和周瑜玩这个游戏,有互相考较、争强斗胜的成份在内。
这次诸葛亮主动提出和马谡玩这个游戏,既是对马谡的考核,也是对马谡能力的一种肯定。
既然是“英雄所见略同”游戏,在诸葛亮眼中,马谡自然也勉强够得上“英雄”的称谓了。
诸葛亮提出如何击败孟获的问题以后,就开口说道:
“幼常定计以后先不要说,我们各自写于手心内,看相同还是不相同,然后择善者而用之。”
马谡自无异议,接过诸葛亮递过来的笔砚,先在自己手心暗自写了二个字,再将笔递还给诸葛亮。
诸葛亮接过毛笔,先写了一个“粮”字,顿了一下,因为他看出马谡写的是二个字,又添了一个“草”字。
写完以后,他们两个各自握拳,然后把手伸向对方,亮出掌中之字,互相观看,皆大笑。
原来,马谡掌中之字,是“粮草”二字;而诸葛亮掌中,也是“粮草”二字。
诸葛亮说道:“我定下断粮之计,但恐孟获粮草之地防守严密,难以成功,或反被算计。既然你我两人所见相同,我就更加坚定了用断粮之计,幼常你回去仔细谋划,明天我们就出兵,到了孟获驻守之地,再依计行事。”
马谡主张用断粮之计,是因为除了强攻孟获大营,也只有断粮之计可把孟获拉出来决战。
用别的计策,也许可以胜得更加轻松,但时间不等人,等木鹿大王的象兵和兀突骨的藤甲兵到达以后,平生很多变故!唯有各个击破,方唯上策。
马谡的断粮之计,并没有想着真的硬攻孟获的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