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角轻撇。想必又从哪里冒出来一个不知轻重的小子,要来挑战我的名头吧。好,我满足你。
徐南山跳了起来:“妙!化腐朽为神奇,这最后一句,可当得此评语,可谓起死回生。”
瘦竹老先生却是最高兴的,心中放下大石,笑道:“小兄果非常人,哈哈。从一到万。咏雪之绝句,诗中并无雪字,更难得以梅衬雪,相合之意甚妙。好诗。”
薛大家也点头道:“先抑后扬,神来之笔。的确难得。”
姜清清与祥伯对视一眼,会心一笑:“这个人,有意思。”
瘦竹老先生乘胜追击,说道:“依我之见,全场最佳。”
薛大家为难道:“此诗的确构思精妙,虽有点睛之笔,却有取巧之嫌,只算中上。”
徐南山亦附和道:“此诗之妙,在于从未有人作过这般的。说实话,无人敢这般作,虽然无缘获胜,却不失为开山之作。”
瘦竹却不答应:“南山谬矣。唐代乐天居士作诗之后,尝念于老妪听,以辨诗句之达练,可见诗词之作,非是追求词藻之美,而在于意境。此说亦与画道相合,作画最忌笔法繁复,满满当当,而求留白之美,小兄弟此诗,虽守门之老更亦能懂,却又平淡中见新奇,深得留白之精髓,难得的很呐。”
瘦竹老先生这一番话,说得许多人频频点头,暗暗赞同。
薛大家却不买帐,仍然摇头。
瘦竹无奈,便拉住江耘衣袖。呐呐道:“小兄弟莫要灰心,刚才是你替他作的,这次你自己作一。”
江耘微笑着点点头,嘿嘿,终于进入我设计的轨道了,惊世大作马上就要来了。
然而,边上的6匡却冷不妨的说了一句“既然这么有自信,便仍以数字为嵌。”很明显,他说这句话是早有准备的,在他看来,江耘怕是设计好的,故意在最后出来捣乱,以求哗众取宠。让你再来一数字诗,看你露不露马脚。
江耘心中却是一个“咯噔”糟了,这画没了。心中懊恼之极,脸上却不表露半分,作沉吟之状,说道:“好。”
迫不得已,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一二三枝老株,四五六片新朵,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叠叠。”
此诗之妙在于后半部分。疏疏淡淡,却不是重重叠叠,将雪中之梅的景色形容得惟妙惟肖,却是恰如其分,仿佛将眼前的梅雪之美转化成景象,留于尺八的宣纸之上。
全场掌声四起,众人此刻都已信服。眼前之人,的确是有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