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上有两成五,实际上
', ' ')('\n
贷于商户是两成,农户三成,而且手续繁杂,远不如我县便利。株县据说存粮颇多,贷于农户的是两成五。”
“喔,是梁知县是吧,可还了那一百石粮食?”江耘问道。
小张师爷从袖中掏出那张借条来。递于江耘,说道:“没还,梁知县却还了借条于我,他说他知道江大人没粮的难处,非让我拿回来,还说若是江大人怪我自作主张收回借条,可向他问罪。”
江耘看了看借条,似笑非笑,问道:“你怎么看?”
小张师爷微笑道:“向江大人示好。”
“滑头。”江耘嘿嘿一笑,将借条交给小张师爷,说道:“先不管他,借条你先放着。”
“此行潭州,尚有其二。杨大人怪江大人独断,县尉一职一直空置。”
江耘笑道:“耸初那个李知县一走,他也告老,欲以儿子世袭,我却不肯,县尉之职事关重大,我还要选上一选。”
小张师爷尴尬道:“程序上总是要走一走的,杨大人催得紧,说是再不选出来,便派一个下来。”
江耘沉吟道:“那便等我回来。再物色一个。对了,到浏阳两个月了,为何本官不曾断过一案?难道浏阳已经太平到人人自守的地步?”
小张师爷苦笑道:“李知县的胃口不一般小事,大多私下协商着解决了。”
江耘气道:“这老东西,不要让我再碰见他。你去贴个告示,但凡击鼓呜冤者,便可进衙告状,本县衙代写状纸,不收钱。”
小张师爷为难道:“代写状纸?这,这不合规矩啊,再说,让谁写?”
“无妨,规矩便是让本官破的。嗯,让老张写,就这样,我去准备一下,明日上潭州。”
从浏阳到潭州的官道上,江耘和司马倩同坐于一辆马车之中。随着春耕的到来,路边的农田满眼是清脆的绿色,透着一股生机,已全然不同于江耘初来时的模样。
司马倩带上了她生产的第一批货。腊梅和桂花两种香型。对此,江耘提议道:“现在,正是满山桃花的时节,如何不生产桃花味的龙涎香?”
司马倩解释道:“桃花虽艳。却是没有香味的。现在这个季节,除了腊梅,便是平时能收购到的桂花。待今年花期到了,便可开不同的种类出来。”
“走了,桃花虽艳,却是香味不郁。说起桃花,却不知家乡那一簇开得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