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加力点燃的瞬间,徐峰耳机里原本规律的背景电流白噪声,似乎极其轻微地扭曲了一下,夹杂进了一丝难以名状的、极其短暂的规律性脉冲干扰音。
这个细微到几乎被引擎轰鸣声掩盖掉的变化,徐峰未能及时捕捉。
...
高度:7000米,方位:G-7G编队西北,距离:80公里
歼-16猎鹰编队
“猎鹰领队呼叫各机,目标编队,高度4800,航向220,速度0.8马赫。正在进行战术爬升。”代号‘猎鹰一号’的歼-16长机飞行员,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他面前的多功能显示器(MFD)上,八个代表G-7G的光点清晰稳定,旁边不断刷新着高度、速度、航向甚至雷达工作模式的参数。
有源相控阵雷达强大的探测能力和抗干扰性能,使得猎鹰编队如同开了全图透视。
“猎鹰02收到!目标雷达参数持续采集中,特征稳定。确认其雷达扫描模式为中等PRF(中脉冲重复频率),扇扫范围±60度。无火控级扫描迹象。”
僚机飞行员报告道,他的综合电子战系统(EWS)正贪婪地吸收着G-7G雷达泄露的电磁信号。
“猎鹰03收到!目标编队队形保持良好,长机位于前导位置。未发现其僚机有主动雷达开机迹象,可能依赖长机引导或目视。”
另一架歼-16负责监控G-7G编队的整体态势。
“猎鹰领队收到。高度优势、速度优势、态势感知优势均在我方。立即执行‘幻影’干扰方案,测试目标反应。”
猎鹰一号歼16长机飞行员语气玩味的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