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作家讨论的同时,也在不断抽空和爱荷华的聂华令打嘴仗。
他就像是那种能入选名人堂的超级巨星,当别的选手还在试图跳起并投篮时,余切已经提前赶到这里,天空是他笼罩过的巨大身影。而轮到他攻击的时候,你并不能知道,他下一秒会出现在哪里。
聂华令确实无法回答“他们创造了什么文学”。
她运气不好,参加过“写作交流”的作家有不少,却没有几个是在计划期间写出来了伟大的作品。也没有任何作家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正是因为聂华令的计划才让我写出了xxx……”之类的话。
留学生文学?旅行日记?
那些东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和余切等人直接比拼文学成就是他们的短板。
尽管余切年纪并不大,却有明显的后来居上之势。
不,他已经赶上并超过了。
《2666》虽然是拉美文学下的,但坦白讲,拉美在美国还要比华人更主流一些。
因此,聂华令通过爱荷华大学的校报,发表了“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的短文,既然写文章写不过,她不得不谈论起了价值观。
余切看到后,并没有接招,而是公开回复道:“这里既没有大国,也没有小民,我只看到无耻和叛徒。”
随后,余光钟等人也写文赞成余切,痛斥聂华令,李傲更是直接用“狗没有骨头都要替主人守家门”来形容聂华令,口水喷满了她整张脸,她甚至没空擦干净。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