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够的,因为智利并不在乎智利人的声音。
什么可以让他们低头呢?
美国。
毒枭,屠杀案,聂鲁达之死……尽管余切现在有许多目标,但他们都千丝万缕的汇聚在美利坚三个字上。
看来,刷拉美声望,不如刷美国声望。
再仔细想想,拉美文学早已诞生了许多年,但为什么骤然发生了“大爆炸”,正是因为其进入了西方世界,准确的说是美国的世界。
于是这种文学所取得的成就被认可了,作家们开始排着队准备拿奖。
美国这个国家就像个巨灵神,他吹一口气,就足够掀翻小地方的势力;他自己生出了病,诞生的脓疮可以使病菌大快朵颐。但他又是需要体面的,他不允许公开违背规则。
就像是智利在华盛顿搞的汽车炸弹,他们搞了很多次,只有在美国的那一次使得智利情报局解散;再往前追寻,“融冰之旅”为何发生在了美国,而不是其他地方,余光钟等人了解岛内的情况,他相信只有在美国才能无事发生。
余切开始彻底的足不出户,写他的核子文学《地铁》,他需要靠这个在美国保持知名度;《2666》在美国下半年进入了“大学推荐书单”,《纽约时报》称之为“后大爆炸时代的最佳”,《时代》周刊向读者介绍这一小说。
并且,就像是当年他们在洛杉矶奥运会时一样,向读者介绍发生在中美和南美的一系列事件。
此时,距离余切来到美洲,已过去一个半季度之久,在展露实力之后,他开始尝到了本地帮派献上的美酒:
“神父,中国作家和智利政府发生了奇怪的联系,他们一同在这个危险的舞台上表演,而已故文豪聂鲁达之死真相则成为罗生门一样的情节,现实中的《2666》正在上演,马尔克斯本人也是参演者,同时,他也是书中的角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