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在西方世界,余切在文学上有两大创新,一个是赛博朋克,这个开创人名头不幸被人均分了,因为赛博朋克是一个在西方发展很多年的概念,没有人能独占;核子文学在这里是余切彻底首创,在他之前,没有人提出过完整的世界观。
也没有人产生过很大影响,因为切尔诺贝尔利事件还未发生,大众并不关注。
这些都成全了余切一个人。
而且余切把每一个灵感都解释清楚了,为什么来的?
世界观源于在日本、港地的见闻;而面对危难抗争的主题,则出自余切家乡的三线工程;还有一些细枝末节的狠活儿都可以用拉美大舞台来解释。
在出版前,《地铁》的世界观逐渐彻底成型。
在《地铁》结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最终可以摁下毁灭世界的核弹,和“地上的生物”同归于尽,这时候他忽然发现那些生物原来也是智慧生物。
那些人形生物一直在和他进行交流。
“我们可以和平相处的,相信我!”
他们说的这样的话。
主角是唯一一个可以和“地上生物”进行交流的人,其他所有人一旦接触那些生物,要么彻底疯掉,要么就迅速死去。
然后主角就面临这么一个选择,是同归于尽,还是放这些“新生物”一马?
这是不是很像印第安人当初面临的情况?
印第安人发现一些人形的和他们类似的西方人来到这片土地,近距离接触后纷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