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尔金是个语言学家,余切虽然不会自创语言,却有他的惊世智慧2.0版本——胡后宣。
胡后宣告诉余切:“其实上古文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是因为一开始,文字往往都是象形字,拿太阳举例子,那是个燃烧着的巨大圆球,远古的人用字来表示‘太阳’时,要么是圆形,要么是圆形里面杵了一点代表太阳黑子,或者是在圆圈外画出许多条线,代表太阳放射出来的光芒……”
“没有谁画成方形的吧?”余切说。
“当然了!”胡后宣笑道。“难道五千年前,太阳是方形的吗?它已经几十亿年都是大圆球了!”
为啥余切和胡后宣会谈到太阳?
因为余切发现一个尴尬的事情:甲骨文当中,目前没有发现“核”这个字。
我特么写的是个核废土啊,没有“核”怎么行?
甲骨文那会儿没有,秦代的时候就有了。胡后宣写了一个篆字,看上去像是“咳嗽”的“咳”和“木”的结合,再往前的字是一个大圆圈中间杵了一点,看上去像是女人的胸脯,余切觉得这些要么不好记,要么不好看。
“‘核’必须得用中国古汉字,否则我们搞这些有什么意义?而且要好看,要好记。”余切说。
胡后宣冥思苦想,忽然道:“甲骨文当中没有,三星堆当中是有的,你要不要用?而且你是川省人。三星堆就是在你们家的附近。”
余切震惊了:“古蜀竟然在三四千年前,发现了‘核’?他们难道见过外星人吗?”
八十年代,中国是有外星人热的,中国人还有气功热。之前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