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这样。”
“但我们都知道不应该这样,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现代文学当真很落后于世界吗?我以前是相信的,现在有些怀疑了。”
余切这番话被认为意有所指,因为大陆现在比较流行“实验性文学”,就是一群搞文学科研的发明家,把西方的写作手法用来写中文,读者当然看起来很费劲儿了。
王硕和王晓波这俩就是在这种环境出头的,他们“侃大山似”的大卖特卖,让文坛许多人破防。
这次拍摄后,摄制组的大部队准备回国。摄制组拍摄到了满意的素材量,足够做出好几集的纪录片。
余切请他们到唐人街吃饭。这里有一条排名全美第四的唐人街。
大家都很尽兴,都醉了。
木青问余切什么时候回国?
余切道:“聂鲁达先生的第二次调查结果要公布了,水落石出后,我就回国。”
木青点点头,叹道:“我想一直跟着你,但是组织已经召唤我,我要回燕京了。我们此前拍摄个人传记片,最久是一个星期,你已经远远超过。但我们给你拍摄的纪录片,只拍摄了大半,结局要交给别人来见证了。”
余切已经知道木青在创作“故事一样的纪录片”,他被刘祥成这种精英媒体人刺激到了。木青希望向《时代周刊》这种西方发达媒体学习。然而,木青终究不是个年轻人,到美国的一切让他无所适从。
他向余切介绍了新化社的一位女记者,邵琦,这个人会接替木青的工作。邵琦今年三十多岁,留着新闻主播那样的女士短发,很时髦。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