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切,他要约谈你。”
季线林?
这不是课本上的人物吗?
“是那个国学大师,研究梵语很有水平的老教授吗?”
“就是他。”辅导员说,“季老今年就要退休,你是他最后一个约谈的学生,你做好准备吧,余切。”
——————
现在复盘一下,参与湖畔大乱斗的主要是召唤师余切,西语系小兵和群众若干,敌方五四文学社……
其中主力是五四文学社,先打人的也是五四文学社。
因此,如何处理这场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大的事件,落到了文学系主任季线林的头上。
季线林,副业写散文,主业做东方学(专指印度)研究。
八十年代的燕大校园,每天都有偶然的争斗,但要发展到这个程度也很罕见,似乎没有任何人应当承担责任,而且,任何人都觉得自己受到了委屈。
季线林迅速查明推波助澜的人是余切,如果没有这个人,一切都不会发生,如果没有《高考1977》上了《未名湖》,一切也不会发生。
这个余切,不简单!
有政治觉悟的季线林,首先请教了十月份刚刚上任的校长丁磊孙,他陈述道,“余切这个人没有打架,也没有煽动谁,他确实是在那演讲,然后就打起来了……但他肯定不能是无辜的。”
丁磊孙问:“他什么也没做,为什么不是无辜的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