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他们的诉求是打响名气。
只要能刊登,本身就是一种荣誉。
比如刘振云在几年前就写了个小说,想要刊登到《未名湖》上。当时《未名湖》的主编,也是五四文学社的干部。
其中呢,有个叫查建颖的东北美女。花了几个月时间帮助刘振云这个小学弟改稿子,最后终于刊登上了《未名湖》,两个人都很满意。
但是,如果已经是有名气的作家,就不需要靠上《未名湖》来打名气了,反而是《未名湖》要谨慎的刊登这些名家的作品,来吆喝自己这是一本好杂志。
谁愿意光看大学生写的酸文?谁不得吃点好的。
石铁生的小说就上过《未名湖》,五四文学社的小编们不敢对“石老师”评头论足,非要评论的话,也全是溢美之辞。
那为什么对余切评头论足呢?
这就回到了骆一禾那三个字,也是余切生气的深层次原因:不尊重。
我打的是高端局,你不配评价我。
余切说:“骆一禾,除了道歉,你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我来你们社团旁听。”骆一禾说,“我自己只会写诗,现在你们是写小说的,多听听也有好处。”
“行啊,我们一般是在周二、周四有活动,欢迎你来。”
下一个是刘振云。
刘振云是中文系的研究生师兄,豫省的文科状元,已经有作品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