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易举的就做到了这一点。
1月5号,《李清照》官方账号表示,这部华夏其他地区,以及海外同步上映的电影,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非常不错的票房成绩。
至于有多不错,官方没说,但是查也查得到,已经上映几天了,最起码首日票房能查得到。
作为擅长描写日常生活与心理变化的古典词人,李清照不仅在华夏家喻户晓,在西方世界也备受欢迎,是迄今为止英语世界最为重视的华夏女词人,其作品的经典地位已逐步确立。
几部权威的世界文学选集在华夏词人部分都仅选录了李清照与李煜两人。
而在华夏文化覆盖的区域,那自然就更不必说了。
不过,和锅内的一些评论家持有相同观点,锅外的汉文化研究家们多认为,在当时男性主导的文士圈子,李清照的性别遭到放大对待,导致她的作品也是处于被诠释得较为单一面向的状态:只强调她软弱,表达对丈夫的爱情,符合传统女性品德的凄凄惨惨戚戚的一方面。而忽略她有见识、有志向的铿锵玫瑰的一面。
比如宋代王灼的笔记就很典型,既赞许她“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又评价她“晚节流荡无归”。
李清照的才华无法脱离性别和所谓的名节被加以评判。
人们一度无法接受这种“有失节操”的再嫁行为,甚至还引发一场否认再嫁、为才女雪耻辩诬的学术运动。
这些对李清照无疑是很不公平的。
李清照并不是明清学者和文学评论者笔下的那个脆弱、孤单、寂寞、成天思念丈夫的女性形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