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也没落下。
四支烟燃烧起来,他这才继续说道,“访问团有个老作者,年轻的时候到小本子留过学,他的感受最深刻,回来以后,很有感悟。
据他所说,在明治维新以后,小本子文学界对我国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典文学方面,并从中寻找归属感、凝聚力和精神营养,我们的现代文学,他们是看不起的。
当时他们认可的作家只有寥寥几位,比如鲁迅,还有郭先生。即便如此,他们的这种认可,也带有歪曲和误读。
到了五十年代以后,《四世同堂》、《暴风骤雨》、《李家庄的变迁》、《虾球传》等作品相继被译介到小本,促进了小本学者和民众对侵略战争的反省,也促使小本文学界开始正视我国的现代文学作品。”
听到这里,陈凡忽然瞪大眼睛,“嘿,原来小本子喜欢看打小本子是有前科的啊。”
就刚才何青生说的几部作品,基本上都是描写那个时代的世事变迁,其中当然少不了抗战情节。
也就是当时小本子兴起了战后的反思浪潮,否则想要推进小本内部,基本上不太可能。
听到陈凡的话,何青生三人都忍不住发笑。
谭庸一口酒、一口菜,又抽了口烟,正色说道,“这个就是文学的力量!通过文学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理解我们,继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顿了一下,他掸掸烟灰,笑道,“当然,要好的作品才行。滥竽充数、甚至胡编滥造的,只会起反效果。”
陈凡轻轻点头,随即转头看向何青生,“前面的就不说了,从跟小本子建交开始,后来就没再翻译过我们这边的书吗?”
何青生明白他的意思,轻轻摇了摇头,说道,“除了我们江南分会,被翻译到小本子那边去的,其实也有,但是数量很少,仅有四部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