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这时陈凡忽然干咳一声,对着领导笑道,“那什么,这个情况呢,我也知道一点。”
迎着众人的目光,陈凡笑着说道,“我有个读者就是沈阳某无线电厂的职工子弟,他给我写的信里,说了不少厂里的事,所以我也就了解了一些。”
听到这话,领导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
他还想吹几句,这下倒好,竟然有人提前泄了密,这还怎么吹?
群众里面有“坏人”啊!
陈凡打了个哈哈,转头看着周亚丽,小声说道,“大概情况就是,这家无线电厂,以前是造收音机和电台的,完了从去年开始,在天津、上海、南京等地,想办法买到全套的电视机零配件,也没有生产线,就是一个装配车间,主要生产黑白电视机。”
这个真不是他乱说。
他的读者遍布全国,而这年头的读者呢,除了跟作者讨论剧情、抒发感想之外,也会聊一聊自己和身边的情况。
作为“以厂为家”的工厂子弟,九成九的人都会炫耀一下自家的单位。比如食品厂的,就会给喜爱的作者寄点小零食,肥皂厂的,表示您家一年的洗衣皂他都包了。
纺织厂的寄点布头、手绢,收音机厂的寄台小型半导体收音机,也不是没有。
若是无线电厂的,吹完之后,顺便再说两句,“我们厂马上就要生产电视机了,改天给您寄一台”,这种真不算离谱。
毕竟也没真寄。
不过倒是有利于陈凡了解天南地北的单位生产情况。
这些内容有时候也可以作为创作素材,……难怪这年头的作者都还看读者来信,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从里面找灵感。
不过,陈作家的消息很是吓了周亚丽一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