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凡连连点头,嗯了两声,“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再说了,现在的文坛还是太过死气沉沉了一些,多一个青年作家出头,也多一点活力嘛。”
巴老没好气地指着他,“你要真有这份心思,多参加两次青年作家座谈会,帮他们点拨一下思路,比什么都强。
我看你就是小市民思想,什么好处都想往家里搂,才只培养一个姜甜甜,丝毫不顾大局。”
陈凡没脑子地点头,“嗯嗯嗯,您批评得是。”
说呗,说几句又不会掉肉,非亲非故的,又没有给钱,凭什么白教别人?
除非,……
他忽然眼珠微转,看着巴老小声说道,“巴老,我有个提议,要不,您听听?”
巴老哼哼两声,“说。”
陈凡笑道,“是这样啊,现在姜甜甜不是单独弄了个杂志社吗,……”
巴老转头看着他,“别把人当傻子,什么她弄的,谁不知道这个杂志社是你搞出来的?要不然那些老同志会同意返聘,过去给你们帮忙?”
陈凡赶紧点头,“对对对,是我弄的,姜甜甜就是帮我管理。我是这么想的啊,我那个杂志新办,正是缺稿件的时候,可是呢,向社会征稿的话,质量又没有保证。”
听到这话,巴老情不自禁点了点头,“这倒是是实话,社会稿件确实参差不齐,就这还是得益于你搞出来的那个文学函授班,在全国各地开,有些苗子得以冒头,勉强还能看得过眼,要不然,是真没法看。”
陈凡笑道,“是是。现在的青年作家确实还需要多多培养,所以啊,我就想着,要不要用这个出版社的名义,办个青年作家培训班。
《上海文学》和《收获》两个单位收了这么多稿件,肯定知道哪些青年同志比较有潜力,对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