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一般来说,只要解决了这三个难题,那么也就等于是突破了量子通信技术。
这三个难题,业界的研究人员也都清楚。
而针对这三个难题,业界也有了几点解决思路。
其一便是采用量子中继技术,扩大通信距离。
单光子在传输过程中损耗很大,对于远距离传输,就必须要使用中继技术。
然而,量子态的克隆原理给量子中继出了很大难题,因为量子态不可复制,所以量子中继不能像普通的信号中继一样,把弱信号接收放大后再转发出去。
量子中继只能是在光子到达最远传输距离之前接收其信号,先存储起来,再读出这个信号,最后以单光子形式发送出去。
量子中继很像火炬接力,一个火炬在燃料耗尽之前点燃另一个火炬,这样持续传送下去,不能一次同时点燃多个火炬。
在2008年的时候,中科大的潘伟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号称突破了“量子中继器的研究实验”,并发表在了《自然》上面。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建立了由300米光纤连接的两个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
第二个解决思路,便是采用星地通信方式,实现远程传输。
采用卫星通信,两地之间的量子通信更加方便便捷。
在真空环境下,光子基本无损耗,损耗主要发生在距地面较低的大气中。
据测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