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水泥埕,靠溪处围有一处围栏,围栏之下,便是东溪之水。其时暮春雨后,溪水昏黄,黄黄的溪水对面,是著名的杨梅山。春雨过后,两岸青草树木,在一瞬之间迅速碧绿起来。
\n
妈祖娘娘是一位传说中的海神,她保佑着海上往来的船只平安风顺。在许多海边之地,都能看见妈祖宫。而在内河内溪之畔,鼎诚村的妈祖宫,却是绝无仅有的!
\n
那么,为什么会在这东溪之畔,建造一座妈祖宫呢?
\n
2。
\n
原来,关于鼎诚村的妈祖宫,有一个由来已久的传说!
\n
话说当年有一村妇,常来东溪边浣洗衣物。有一天正洗着,见一块木头漂了过来,村妇好奇,将木头拾起,拾起后见上面刻有四个字。村妇不识字,故将此木带回家中,让乡里的老人观看。老人一看,大吃一惊。原来,上面刻有四个金字:“天上圣母”
\n
于是,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觉得,这是妈祖娘娘为保护乡民走船拉纤的安全,而赐下的福祉。因此,通过商议,便将此木雕刻成妈祖金身,建庙供奉。
\n
自此之后的四、五百年间,鼎诚村的远近内外,虔诚者香火不断!
\n
原来,早先的交通并不发达,运送物资时,有很大一部分需要靠水路。特别是那些巨大的物资,没有水路,几乎是无法送达的。比如下游盖房需要山上的木料,上游的日常用品以及服装鞋帽,都要到下游采购。这水,就成了古代交通最大、最灵便的经济动脉了。
\n
人们从山上砍下大批木材,用麻绳结成一条条木排,顺水放下。期间还可以顺带许多粮食、瓷器、土特产等等,真是一举数得。而下游要往上运送生活用品,日常物资,则需要逆流而上的船只捎带。晋江一段的河道水流比较平顺,而从洪濑开始,因落差较大,转弯较多,行到急流之处,必得有人顺着河岸,一路往上拉船。这纤夫,也就应运而生了。
\n
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