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n
但是,我并没因此而退缩回去,隐约之中,感觉这“蔡公泉”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一路而来,遇见上了年纪的人,我都会停下车来问上一问。后来,我又听到好几位老妇人说:在泉州,只知道蔡襄倡建洛阳桥的传说,却没有听说过蔡襄寻泉的故事。
\n
多数乡人告诉我说,乌石村附近有一座“天公宫”在宫的上方,有一个寺庙,庙前有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玉泉”二字。那么,这是不是我要寻访的“蔡公泉”呢?此时,我确实有些迷茫了,只能根据乡人的引导,往“天公宫”方向而来。
\n
在我“山穷水尽”之时,遇上了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他告诉我说:原来,在“天公宫”的附近,有一条靠山的村巷,由村巷而入,便可以到达“蔡公泉”遗址。
\n
根据他的引导,我从一条小巷中穿入,后面,便是乌石山的山坡了。那上面,一处处鸡舍、鸭舍紧紧相连,在一棵小芒果树下,栓系着一条“汪汪”乱叫的小狗。顺着那条羊肠小道而上,及至半山坡上,远远就能看见一块石碑,在一丛繁密的“红花刺”后面,孤独地站立着。此时我想,这是不是太容易了?只要找对了路,就什么事都简单了。
\n
是的,再往上走几步,就能清楚地看到那一块石碑了。这是泉州市府在一九八四年六月立的一方石碑,上面写着“蔡公泉”三个楷体大字,碑文正面是:经本府于一九八三年一月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元一九八四年六月日立。
\n
碑文的背面是:北宋泉州郡守蔡襄在此疏浚甘泉,便民提汲,乡人誉曰“蔡公泉”治平元年(公元一〇六四年)晋江令王克俊刻石。
\n
越过那丛繁密的“红花刺”在之后的一块山岩上,刻有一排文字:“蔡公泉——治平甲辰四月二十八日晋江令王克俊”其时字据已让岁月的尘埃封盖住了,若不认真查看,确实看不出来。而用手一擦,依稀的红色油漆,还在字底下留着。
\n
那刻字的山岩下面,用一排花岗岩角石砌起,护住了那块摇摇欲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