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大忌。
\n
军议结束之后,施大瑄便急忙离开了镇江堡,去着手调集船只、搭建浮桥的事情了。而其余众人,也纷纷动身返回军中,抓紧时间调集兵马开始集结。
\n
三天之后,明军各部将士齐聚镇江堡,并不算大的镇江堡城周围旌旗蔽日、营垒遍布,四十多万明军将士聚集在一处,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n
与此同时,北洋舰队的大批运输船队,以及明军从鸭绿江边搜集的大量民船也聚集在周边江面上,正在由北洋舰队的将士们指挥、加固着,三条并驾齐驱的浮桥在一里多的江面上逐渐成型。
\n
而在江水对面,在朝鲜国义州一带,明军的夜不收也开始“明目张胆”的行动起来,开始大力清理沿江周边的朝鲜军斥候,这样的举动顿时让朝鲜国部署在义州一带的兵将紧张到了极点。
\n
刘衍更是下令,命北洋舰队将士先派出一部分兵马,占据江对岸的滩涂,掩护三条浮桥的搭建。
\n
虽然此时义州城内驻扎了一万多朝鲜兵马,朝鲜国已经算是大力增兵了,可是这一万多朝鲜兵面对北洋舰队第一支队兵甲齐备、训练有素的六千将士,依然是处于劣势的一方,根本不敢出城作战,只是全力准备守城大战,同时向后方送去了“明军已经渡江”的紧急军情。
\n
此时,刘衍已经不准备再隐藏明军的动向了,而且明军在战力和补给数量上,完全处于绝对优势,也根本用不着搞突然袭击之类的策略。
\n
后世志愿~军之所以要保证入朝的突然性,完全是被美国佬的优势兵器和强大火力给逼得,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做法。
\n
而刘衍也写了一首新的军歌,命人抄写了许多份,紧急传达下去,命全军将士学唱。反正刘衍也不是第一次命全军将士唱军歌了,所以众将士也是习以为常,很快便在等候过江的时候学习了起来。
\n
转眼到了第八天,三座浮桥横跨鸭绿江面,施大瑄站在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